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银屑病验案 薏苡附子败酱散组成,功效,临床运用医案
《双手皲裂痒脱皮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赤豆当归散汤治疗皮肤病
在皮肤病领域,张某某先生的案例展示了薏苡附子败酱散与赤豆当归散汤的独特疗效。57岁的他长期受双手皲裂、痒、脱皮的困扰,经过中医辨证,诊断为阳明太阴合病,病位在里,湿热瘀阻。内服方选用生薏仁、败酱草、白附片、赤小豆和当归,共计14剂,薏苡仁与败酱草协同利湿,白附片和当归则助于祛瘀。
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赤豆当归散汤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特别是在张某某先生的案例中,成功治疗了双手皲裂、痒、脱皮的症状。以下是具体分析:方剂组成与功效:内服方:生薏仁、败酱草、白附片、赤小豆和当归。其中,薏苡仁与败酱草协同利湿,白附片和当归助于祛瘀。
大黄附子汤,温阳散寒,通便止痛。适用于寒结腹痛、便秘发热、手足冷等症状,以及多种急慢性疾病。当归散,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适合孕妇及月经不调者,帮助调节身体。防己黄芪汤,益气祛风,健脾利水。适用于风湿、水肿等症状,治疗慢性疾病。
【参考剂量】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2当归散 【组方成分】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煎服方法】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主治病证】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主孕妇血少有热,胎动不安,月经不调,腰腹疼痛。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三十九,薏苡仁及附子薏苡仁类方
方论:该方剂所治的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共同发挥利湿排脓、破血消肿的功效。
如名方《千金方》苇茎汤,薏苡仁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配伍,用于肺部感染(肺痈)所致咳吐脓痰,胸中隐隐作痛。《金匮要略》附子薏苡败酱散,薏苡仁与附子、败酱草配伍,用于肠道化脓*染(肠痈)。现代常用于阑尾炎慢性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辨证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薏苡附子败酱散能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修复,增强免疫调节功能,并且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对受损肠黏膜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材组成,为治疗肠痈的传统经典方剂。
薏仁还治疗扁平疣,扁平疣也是一种病毒感染,HPV感染。就是一种比较不和谐的病。。而宫颈癌也是由于HPV感染引起的,所以薏苡仁也可以治疗这类疾病,配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注:本条来自于太湖学院的学习,借鉴吴雄志老师的研究。有兴趣者欢迎扫码学习,中西互参,复兴中医。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15克 以薏苡仁利湿排脓,并辅以败酱逐瘀消肿,兼有附子温经祛湿、散寒止痛等等。2 薏苡附子败酱散从功能分析:温阳散寒祛湿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对治疗阳虚湿热有一定的功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上药三味,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卷中记载
1、薏苡附子败酱散在《金匮要略》卷中的记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来源:该方剂出自《金匮要略》卷中。组成:主要由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15克三味药组成。用法:将上述三味药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功用:主要功用为排脓消肿。
2、薏苡附子败酱散见于枟金匮要略·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枠:“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上药三味,杵为粗末。
3、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材组成,为治疗肠痈的传统经典方剂。具有健脾利湿、破血排脓的功效,目前该方及其加减方被广泛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
4、在皮肤病领域,张某某先生的案例展示了薏苡附子败酱散与赤豆当归散汤的独特疗效。57岁的他长期受双手皲裂、痒、脱皮的困扰,经过中医辨证,诊断为阳明太阴合病,病位在里,湿热瘀阻。内服方选用生薏仁、败酱草、白附片、赤小豆和当归,共计14剂,薏苡仁与败酱草协同利湿,白附片和当归则助于祛瘀。
5、比如肠痈(大致相当现代医学的阑尾炎)一证,他不但对其发病过程,各个时期的症状等都作了较具体而确切的描述,而且提出了两个很有效的方剂——大黄牡丹皮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至今仍有效地运用于治疗阑尾炎。
《金匮要略》名方,3味中药组成,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材组成,为治疗肠痈的传统经典方剂。具有健脾利湿、破血排脓的功效,目前该方及其加减方被广泛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
酸枣仁30g,黄连10g,吴玉10g,白芨10g,白头翁20g,乌贼骨20g,细辛4g,丹参30g,当归30g,乌梅10g,五味子10g,三七粉4g(外包,煎药时这味药不煎,等药煎好后,先把这味药放到嘴里,然后用煎好的药冲服)说明:此处方每剂药一天煎两次,早晚各一次,饭前服用。
《4》肺痈: 白石榴花7朵,夏枯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7日 《5》慢性痢疾: 白石榴花18克,水煎,分3次饭前服,连用3日。《6》大便下血: 鲜白石榴花24朵,冰糖15克,水炖服;大肠经湿热祛除,脓血便就好了。
败酱草为草本植物,味辛、苦,用于中药熬煮时有浓烈的脚臭味,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临床新作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和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要由瓜蒌、薤白以及适量的白酒组成,药方简单而有效。瓜蒌是农田常见的瓜果,同时也是有名的理气药,善于化痰散结、理气止痛。薤白,即小野葱的根,具有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的作用。
如名方《千金方》苇茎汤,薏苡仁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配伍,用于肺部感染(肺痈)所致咳吐脓痰,胸中隐隐作痛。《金匮要略》附子薏苡败酱散,薏苡仁与附子、败酱草配伍,用于肠道化脓*染(肠痈)。现代常用于阑尾炎慢性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辨证治疗。
败酱草是什么功效?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安神养气、缓解疼痛,但使用时需注意相关禁忌。功效与作用: 安神养气:败酱草对于长期压力大、精神不振、体力下降的人群有很好的安神养气效果。它可以增强患者的体力,使精神饱满,并有助于调节身体筋脉,还可用于治疗胃胀气。
败酱草的别称:苏败酱、遏蓝菜。败酱草是一种性质寒凉味道苦辛的中药材,平时人们服用以后,能有效清除身体内积存的热毒,能减少多种上火症状的发生,除此以外败酱草入药以后还能用于人类热毒疮疔和肺痈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相当明显。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排脓:败酱草可用于治疗肠痈、肺痈和疮痈疖肿等症,其清热解毒的功效显著。 祛瘀止痛:败酱草具有祛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瘀滞所导致的腹痛,特别是对于产后腹痛如锥刺的情况,可与当归、红花等活血药物配伍使用。
神养气:败酱草的功效之一就是安神养气。一些患者长期压力比较大的工作时,就会出现没有精神气,每天都有气无力的。这种情况建议可以服用败酱草,服用败酱草可以使患者精神饱满,而且还可以增强患者的体力,不会那么容易就累。它还可以调节身体里面的筋脉,也可以用来治疗胃胀气。
败酱草药性微寒,味辛苦,具有清热泄浊、利水消肿、破瘀排脓的功效。在经方中,它常与薏苡仁、附子等药材搭配,用于治疗肠痈。 朱良春老中医将败酱草用于调理三焦疾病。对于上焦的邪浊壅滞,败酱草与金银花、黄芩、细辛等药材配伍,能清热疏风、宣通肺窍,有效治疗鼻窦炎。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败酱草浸剂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镇静作用:败酱草所含的皂甙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其挥发油口服可以增强催眠效果,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